English

实施人才工程 促进学校发展

1999-08-3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王卫平 本报记者 杨荣 我有话说

山西医科大学主动适应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模式转变的需要,积极实施人才工程,努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施展才华创造条件,在全校上下形成了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

山西医科大学重视人才、渴求人才,首先源于学校决策者对人才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校党委书记高国顺教授多次引用大文学家刘禹锡的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形象地把学校中的优秀人才比作科学高峰上的“仙”,知识海洋中的“龙”。他反复强调,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所大学要生存、发展,要担负起向社会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历史使命,关键是要拥有一批能站在学科前沿,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专家学者。基于上述认识,学校制定实施了人才工程:在全校范围内重点培养100名左右的优秀骨干人才,大力扶持50名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到2010年,造就一批进入国内医学领域先进行列、在全省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其中,有6至10名成为国内或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具有国内一流水平或世界先进水平的著名学者。

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是山西医科大学实施人才工程的主要措施。学校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每年筹措200万元专项经费,设立学科带头人专项奖励基金。学校本着好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每年评选10名左右在教学、科研、医疗保健服务和医药技术开发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先进个人予以重奖。对在教学、科研岗位上肩负重任的博士生导师,每人每月补贴1000元;对优秀学术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及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都给予相应的校内津贴,逐步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学校还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扶持学科技术带头人。对能够带动本学科进入国内、国际学术前沿的拔尖人才、重点实验室、教研室进行重点投资,在各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学科发展、人才成长和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创造条件。

山西医科大学始终关心、爱护知识分子,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切实把解决教职工特别是高级人才的实际困难当作实施人才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学校领导强调,对待优秀人才要做到三个到位:认识到位,感情到位,工作到位。校领导带头礼贤下士,主动到老专家和青年学者家中了解情况,解决困难,虚心请教。校党委要求各级干部都要充分尊重和理解知识分子,带着感情为知识分子服务,把工作主动及时地做到他们心中,为他们排忧解难,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年,学校决定一次性兴建600余套高质量住宅,困扰多年的教职工住房难问题将得到解决。副高职称以上的教职工可望住进100平方米或120平方米以上的宽敞新居。学校还将建设四个住宅小区,从根本上改善全校教职工的生活居住条件。在学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改革举措感召下,一批留学国外的博士、专家纷纷回校工作,他们的先进学术思想、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为山西医科大学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山西医科大学是全国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山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学校的学科建设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一些学科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据悉,根据学术水平、新生质量、师资素质、科研经费4项标准、6个指标为依据进行评价,1999年山西医科大学在全国1000多所高校的排行榜中名列第82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